“向左,向右,前进,后退。”随着遥控器的指挥,一个外形酷似坦克的机器人精准地执行着指定动作。这是近日记者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信息分院见到的一幕。
这台机器人由信息分院的几位学生刚刚完成,目的是参加RoboMasters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该比赛是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赛事,规格与水准在国内首屈一指。 参加机器人大赛的学生是来自信息分院不同专业的18位学生,他们大都来自大一大二。“我们会参加这个比赛,是因为我们热爱‘创客’文化,喜欢制作一些新的东西。”队伍负责人阚童一向记者介绍,去年他进入信息分院后,便和多位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学生RoboMasters”社团,大家经常凑在一块儿制作一些创新发明,社团也逐渐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加入。 进入大二,阚童一了解到“RoboMasters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即将开赛,他立刻组织10多位社员一同报名,并且寻求学院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我们分院一直很支持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信息分院书记王晓珍向记者介绍,分院立刻挑选两名技术专业、想法创新的老师加入辅导团队。 参加全国赛,首先要参加技术答辩,阚童一和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辅导,在160多所高校中排第47名,顺利进入比赛。 “目前,我们组装完成的是大赛方发放机器人样品,接下来将参照样品制作其他的机器人。” 阚童一介绍说,比赛以机器人团队竞技为比赛方式,共有基地机器人、英雄机器人、工程机器人、步兵机器人、空中机器人5个类型,7个机器人。 为了在大赛前完成这些机器人的制作,队伍内部分成四个小组,各自完成机器人的制作。 第一次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让学生们获益良多。电子商务专业的朱泽芸负责团队的推广和资金筹集。她经过老师的帮助,联系到一家科技公司,第一次向别人介绍团队的成果,在获得他人认可后得到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第一次沟通,让我接触到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朱泽芸开心地告诉记者,她还提出了一场在校园内使用机器人众筹的活动,“学校里的同学操控我们这台机器人后,都十分感兴趣,也愿意在资金上帮助我们。” 阚童一和陈硕是队伍里的技术力量,利用课堂中学习的编程等知识,他们对机器人精心地改良,“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很多。”阚童一告诉记者,制作机器人需要用到工程制图,这都是新学的,在制作机器人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知识,“但这就是‘创客’的乐趣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