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上午10点,这是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双休日,在我院一食堂二楼,一位来自江苏南通的信息分院13级新生通过“信息分院一家亲”的QQ群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她自豪的将自己亲手包好的饺子举到学长学姐们为她准备好的摄像头前。视频画面的另一端,一个小小的不到1平米的摄像范围内满满的挤进了三个人头,她们分别是这位新生的大姨、二姨和妈妈,画面里三张淳朴的脸上都挂着兴奋而快乐的微笑。

这本该是一食堂二楼最冷清的时间,如今却显得热闹非凡。除了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外,酥饼、葡萄、饮料和包饺子的材料几乎摆满了整整十几张桌子,来自信息分院的五十多位师生欢聚一堂包饺子、话家乡并将这温馨的场面实况转播给外省同学远在千里的亲人。

信息分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晓玲老师说:“今年是信息分院招生最多的一年,招收的外省学生更是达到了40多名。大部分外省同学中秋回不了家,而新生又不能带电脑,为了使这些同学在异乡第一个中秋来临之际见到自己的亲人,信息分院就举办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时代表分院领导和所有老师问候同学们中秋佳节快乐。”

活动中来自福建的吴芳慧同学动作娴熟的包饺子手法引来了同学老师们的赞誉,一张薄薄的饺子皮,一点点馅,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一个十分美观的饺子。吴芳慧笑嘻嘻的说:“我在家不常包饺子,只是听奶奶讲过‘包子包成团,饺子包一半’,我们家乡的包法本来就不难,来到这里稍加实践就会了,我的智商可是很高的。”由于时间问题,吴芳慧的父母没能参加这次实况转播,但她这次活动的过程将被剪辑成一封视频信发到她父母的邮箱里。吴芳慧说,她最希望的就是妈妈能看到自己包饺子的视频信,她想让妈妈知道她在这边生活的很习惯,一切安好。

由于年龄差距不大,刚加入信息分院大家庭不久的13级辅导员赵苑老师早已与同学们打成了一片,在新生群中忙的不亦乐乎。赵老师说,今年的新生不仅大方懂礼貌,而且很有大人范儿。身为浙江人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新生了解浙江的风土人情,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不久,东方学院党委副书记伏晓红老师也被邀请到了现场,伏书记向新生们讲道:“大家既然来到了东方学院这个大家庭,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随时都可以和我沟通,我们会尽力为大家解决。”最后同学们向伏书记送上包好的五花八门的饺子,伏书记开心地说:“我最爱吃大家一起包出的饺子了,这一碗五花八门的饺子寓意多好啊!”

信息分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晓玲老师说:“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外省同学们尽快地融入集体,在东方快乐地生活,同时也使同学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